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园林设计论文(15篇):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风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等doc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25 15:41:15    浏览:

[返回]

  必赢bwin官网园林设计论文(15篇):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等.doc

  园林设计论文(15篇):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等.doc

  园林设计论文(15篇) 内容提要: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设计思路 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研究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探讨 浅析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探究 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探究 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分析 城市口袋公园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及配置 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分析 小气候适应性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居住区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设计思路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设计思路 摘要:根据城市环境与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建立相应的园林景观,能够有效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风景,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当地生态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使其无法真正发挥出城市园林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力,设计者应从园林植物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本地地质等外界环境特点,对植物种类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种植,为园林植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保证园林植物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1]。为了保护我国自然环境,减少城市污染,城市园林设施的建设便成为当前首要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城市园林建筑的效果,设计者需不断提高园林设计水平,并根据植物生长特点等内容,加以适当的维护措施。在设计城市园林时,设计者应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证园林植物观赏性的同时,不断加强植物保护措施,保证园林植物拥有健康的生长趋势。此外,病虫害也是导致城市园林植物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为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设计者应根据常见病虫害的病理机制,计划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而这也是提高城市园林质量的主要方式。 1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概要 对城市进行绿化建设,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逐步迈入正轨,高层建筑已不再是城市化建设的唯一重点,如何提高城市绿化,做好绿化建设工作,减少城市中各种污染,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2]。建设城市绿化时,设计者应从效果、艺术等多角度入手,对城市整体绿化进行规划,保证园林设计兼具美观与实用性,并将其落实到位,不断优化后期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使绿化建设能够充分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为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之后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2.1人性化设计 在设计城市园林风景时,应将生态保护作为核心原则,在大体设计完成后,设计者应使用更加贴合人性的设计手段进一步优化图纸。在优化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当地人群行为特点与不同需求,调整植物配置与分布,尽量保证园林建筑构建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不断打造一个集实用和放松心情于一体的城市园林工程。此外,设计者应保证园林景观符合大部分人群诉求。如,设计者可根据大部分中老年人需求,设计一处宁静的休息空间,尽可能减少周围环境对这一区域的影响;针对青年以及知识宣传讲座人员,则可设计一处广场,为这些人员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需要确保两者不会相互打扰[3]。在设计选择园林景观时,也需要考虑到当代年轻人与大部分家庭针对植物景观的需求。在城市园林选址时,需对地址附近交通情况进行考察,确保选址附近交通便捷,方便人群出行,保证市民出入园林的便捷性。 2.2整体性规划设计 设计者在安排园林观赏植物位置时,需根据植物特性、疏密度与植物分布等数据,科学、合理地规划园林内部空间,并提高对园林景观整体性的重视程度,降低景观整体不齐所带来的违和感。此外,安排植物位置时,设计者应根据不同植物生长季节选择适当地点种植,并通过植物的季相景观体现园林景观内部的时序。从设计内容来看,设计者需要对园林内空间、平面与立面进行测量,并在设计过程中带入这些数据,筛选植物种类时,则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生态链的物种,减少物种入侵或大规模病虫害出现的概率。 2.3加入地域文化内涵 城市园林设计者正式开始工作前,应对本地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确保本地孕育出的人文风情能与城市园林景观充分融合,在保证每座城市的特色都能得到展现的同时,提高本地市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只有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并将其完美融入园林设计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与景观共同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适宜居住的环境,增加居民对园林景观的满意度,使城市居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于城市建设中,促进城市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逐步前进[4]。 2.4注重设计的协调性 为将城市特色与城市园林设计进行充分融合,使园林景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设计者需要拥有更加优秀的专业能力,充分了解城市近年的发展历程与城市内部环境,保证设计出的园林风景与当地氛围相契合,从而突显出本城市的独特美感。除了了解城市发展历史外,设计者还需要适当采纳本地居民对于城市园林的建议,使建成的城市园林景观更加符合当地人群的审美需求[5]。 3景观园林设计要点 3.1形成动态的构图 为了获得更加优越的设计效果,设计者需要在园林景观中融入更多的动态思维,使园林整体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传统园林设计中,缺乏动态思维,虽然当时的平面设计图纸感觉很完美,但实际施工后的样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保证园林景观符合更多群众的喜好,设计者需要添加更多的动态空间,并将符合当地居民审美的艺术元素融入本地园林景观之中[6]。这也是当下大多数设计者放弃直线型设计,转而通过动感型线条对园林风景进行设计的根本因素。如,设计者在对园林广场设计时,可根据广场中心点划分出6条水道,形成草地与水气共同生长的形态,这种稍显灵动的设计理念,便是赋予城市园林景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3.2注重层次与虚实 通常情况下,城市园林整体空间主要分为远、中、近3种不同的景色,其中观赏性最强的便是中景,这也是园林设计者所设计的主景。近、远两景主要作用是辅助中景,使中景意境更好地呈现出来,为园林整体气氛打好基础[7]。此外,不同层次的景色布局,也可以衬托出园林最终所表现的意境,使园林的艺术价值大幅度上升。因此,设计者可选择虚实结合方式布置园林内的各式植物形态,避免园林景观最终呈现的结果过于单调,使本地园林景象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在居民的眼前。 3.3城市园林植物设计体现多样化 除去景观设计外,如何防治病虫害侵袭也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在选择景观植物时,通常会应用花样繁多的植物种类,但不同种类植物中可能会产生相克现象,因此需要设计者格外注意[8]。在布置植物位置时,需要根据植物生长环境与属性进行匹配,尽可能契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使园林景观呈现最佳效果。 3.4因地制宜选配栽植 若盲目追求园林最终效果,忽视植物自身特性,反而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最终呈现的效果无法达到原本计划。城市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特征,并且设计者需要根据植物特性、外观、生存环境等条件,不断调整园林植物比例。为了追求更好的设计效果,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园林内不同植物的生长、开花等周期进行布局,并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9]。另外,城市园林地理条件较为特殊,因此人为因素将是影响植物成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设计者进行植物位置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周边大厦、接待游客量等多种能够影响植物生长的数据,从而在保证园林美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园林实际使用寿命。 4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4.1植物配置不合理 现代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植物配比的科学性。若将与成长环境相斥的植物放置在同一区域中,则极易促成植物间的相互竞争,致使部分植物死亡,影响城市园林的设计效果[10]。此外,若城市园林设计者专业水平较为低下,对植物生长特性并不了解,则会导致城市园林生长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病虫害,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 4.2未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作为我国园林设计中的重点内容,设计者在考虑植物种类时不可过于单一,应在确保当地生物链不会受到侵害的同时,充分贯彻植物多样性原则。若园林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则会导致园林生物链较为脆弱,使园林生态无法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极易产生病虫害,使园林整体寿命大幅度缩减[11]。 4.3外来物种引发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当地园林建筑规模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园林内部所需植物量也会逐步提升。若设计者轻视植物自身生长需求,漠视本土环境与植物的匹配程度,则会使得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发生率大幅度提高。虽然外来物种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的观赏性,但若外来物种数量较多,无法适应本土环境,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这不仅会影响园林整体的美观程度,还会导致城市园林寿命大幅度缩减,园林作用无法得到发挥[12]。 5园林植物保护的要点分析 5.1权衡植物关系 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样,不同植物之间不仅有共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为了使园林景观更具美感,设计者应充分运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联系,保证植物生态结构合理完善,并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以便于在提高园林美观度的同时,减少植物受到病虫害干扰的机率[13]。 5.2适当修剪苗木 要想植物生长状态维持在健康水平,则需要适当对植物进行修剪。设计者需要与专业人员沟通,根据植物实际成长需求,选择适合的修剪方式,在美化园林景观的同时,保证植物健康生长[14]。如,在修剪灌木类植物时,设计者应与专业人员协商,根据植物生长状态与美观程度设计修剪方案,以便于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同时,更好地贴合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 5.3加强病虫害的控制 为尽量延长园林使用年限,设计者应更加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根据当地常见病虫灾害危机内容,设计相应的防治预案,内容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此外,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尽可能提高园林整体质量,使我国园林行业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5]。如,设计者可根据园林景色,科学放置诱虫灯,在不影响园林景色的情况下,减少植物病虫害。 6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状态越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园林设计者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越发严格。我国目前园林设计方案与植物保护措施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将城市特色融入园林设计,减少负面状态对城市园林的影响,已成为园林设计者注重的环节。只有正视当下城市园林景观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才能使我国园林设计工作越来越好,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庆.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花卉,2021(06):147-148. [2]向杏信,黄宗胜,王志泰.喀斯特多山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安顺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1,41(02):575-587. [3]谢长坤,夏蕴强,尹程,等.长三角城市群乡村植被特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策略[J].中国园林,2021,37(05):31-37. [4]王雨涵.沿海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J].大科技,2021(07):323-324. [5]朱俊糖.城市园林景观中植物色彩的配置与应用[J].花卉,2020(24):55-56. [6]杨莉.浅谈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J].城镇建设,2020(09):325-326. [7]胡顺军.关于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07):139. [8]庞国典.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07):4024. [9]吴娇.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02):3482. [10]张娜.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36):311. [11]贾恒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32):262. [12]任彦波,张娜娜.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6):101-102. [13]黄亚玲,鲁志港,何涛,等.渭河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3):94-102. [14]唐孝祥,余文博.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探析[J].广东园林,2020,42(01):70-74. [15]王澍.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0):107-108. 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摘要:现阶段全球气候条件愈发恶化,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绿化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城市绿化施工中,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要注重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园林设计工作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加强生态环保思想教育,实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持续稳步增长。设计工作的开展要符合客观实际,在不偏离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引进生态植被,充分展示自然之美,发挥其多重价值。本文就我国现阶段的园林绿化发展状态,从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入手,对设计中的优势和劣势作出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坚持走环保路线,重视生态资源,共同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在设计工作开展前,要深入到工程所在地进行深入考察,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案,尽量将自然界的朴实之美直观地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选择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维护生态平衡,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1生态理念应用的基本原则 随着现代生态理念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发展,该思想存在于社会和自然2个层面的发展。生态理念的提出是对自然资源充分重视,提升保护意识的重要体现。生态和谐发展更注重自然界中各种资源的科学分配以及合理应用,是符合现阶段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可强化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生态理念的提出,将环境治理、资源保护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中,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形成互相推动的发展产业链。整个设计工作的推进要紧紧围绕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不破坏资源的持续增长,不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不违背自然界本身规律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场地,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 1.1可持续性 整个城市的绿化工程设计阶段,要将资源的持续再生性作为发展的重点。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不断优化当地环境,及时排除外界不利因素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多种资源的和谐发展,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注重资源的持续再生性,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1.2环保性 在景观设计阶段,要将环境保护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在国家对环境治理相关法律规定的指引下,严格控制环境指标。在美学的指导下,充分协调当地的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此外,要想进一步获得园林绿化工作的成效,工作人员还要综合其它学科的优势,熟悉植物特性、设计学科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等多项知识。 2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价值 2.1突出园林自然元素 在城市绿化工程设计环节,在不违背规律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可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此外,注重生态环境还体现在绿化建设中的物种搭配上,应结合本土的草本类、灌木丛以及绿色植被等优势物种,提高叶面植物所占比例,更好地展示自然资源的真实美,不断提升人们幸福指数。景观绿化中所选择的植被要具备一定的抗污染能力,可以有效吸附周边环境中的污染杂061质。提升氧气所占的比例,有效吸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起到环境净化的作用。在前期的设计规划中,要借助自然资源的独特之美,尽量选择原生类物种,给予资源足够的重视。综合各类景观的优势,结合地区发展特色,进一步美化环境。 2.2提高设计过程的科学性 施工方案的制定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要科学运用生态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让其更好地与当地景观融合。生态学与自然规律的完美融合,可以进一步迎合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园林规划与生态经济科学搭配,让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在功能完整且与之性能相匹配的学科推动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3生态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掌握生态学知识理论 园林设计本身服务于城市的精神面貌,将更优美的景观呈现给大众。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充分发掘地区自然生态的优势,辅助完成现代城镇建设。工作人员的素质很重要,其自身要具备足够的生态学科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本土生物和自然生态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明显化差异,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协调搭配各种景观元素。要想充分发掘当地的原生态物种,就需要深入到地区建设中,深入到施工区域展开全面调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等影响因素,作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量降低建设成本,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维护生态产业的和谐发展。此外,工作人员还要结合地域文化,注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发挥原生产业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人员本身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知各个物种的性能特点,科学搭配,将更优质的景观展现给群众。 3.2生态种植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生长习性,选择性能互补的物种来更好地规划园林设计。满足生态化城市的建设需求,更好地协调生态植物和城市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适应。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协调发展。在最终方案确定的初期,要深入调查相关植物的种类和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物种作出进一步规划。在植物类别的选择上,要综合多方因素,采购、运输成本以及自身习性是否符合当地的生长需求,乃至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成本都要综合考量,作出全面的分析策划。在园林规划初期,选择的物种要注重其再生性,尽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选择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物种。园林绿植的搭配过程中,要注重植物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层面需求。在初期规划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各种植物对温度及气候条件的喜好,在维护自然资源平衡的基础上,以本土植物为主,外来物种为辅,科学分配资源。目前公园建设以湿地为主,要想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前提下科学控制成本,提高物种成活效率,最好以本土作物为主。注重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满足人们对景色的审美需求。 3.3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城市建设中绿色理念的提出,园林景观设计在此思想指导下开展。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如,可以借助自然能量,风能或太阳自身的热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的合理利用满足园林种植过程中对热水的需求,还可以将其通过能量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电能。风能自身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风力发电作为一项新型节能项目,已经在各地大范围实践和推广。自然界内能源的合理利用,在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成本支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地区都应用大型风车来实现能量的转换。此外,随着生态建设理念的提出,在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清洁能源。自然资源、持续再生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工程的资金投入,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 3.4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从施工类别上来看,园林设计归属于建筑工程类。工作人员应在满足当前绿色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选择可持续使用的生态环保型材料。近些年,在工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各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问世,市场竞争大环境愈发激烈,很多在技术上墨守成规的企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从现阶段市场上的材料生产商来看,无非是创新型企业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各种新型节能材料的问世,设计者要本着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杜绝浪费,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从当前的成本管控来看,原材料的价格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就此方面加强管控,加大材料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为其它环节节约更多的资金,更好地完成生态景观的建设,打造现代化新型城镇。 3.5景观生态设计在地域性中的延续 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已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要在原有基础上适度调整,不可盲目创新和改革。对于以往工程中与社会发展相违背的元素及时去除,并引进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更好地发展城市经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在自然生态学的指导下,科学规划,融入地区的传统文化,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和实际理念,在不偏离城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突出民俗特点。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创建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要想更好地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在不偏离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各个物种的协调发展,相互依存,打造原生态系统。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深入了解设计者的根本意图和初衷,找准工作重点,更好地呼应原有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更高水平的观赏体验。园林景观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带动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3.6遵循生态平衡理念,保持生态平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守生态平衡的理念,明确生物体以及研究对象的外部环境,并对其关系进行处理,让外部环境之间的要素进行相互的影响。通常来讲,外部环境主要包含生物环境以及非生物环境。无论是哪种研究,其研究活动以及样本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不断重视生态学理念,并充分遵守生态平衡理念,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不断促进风景园林发展的可持续性。 3.7优化自然生态环境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景观也得到了提升,工业以及农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开发过度的现象,进而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得到破坏,使动植物受到一定的威胁。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需要运用生态理念,不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升施工的质量以及设计方案的环保性能,在不断提升自然景观设计效果的同时,确保自然景观以及建筑的协调性、统一性,并优化生态环境。 4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的现代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在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风景园林的生态理念,在设计中应用风景园林生态理念有助于综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的效益,有利于解决风景园林生态理念在设计应用中出现的错误。生态理念在设计工作上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方案的实施有助于优化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保障生活品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建立健全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系统。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趋势就是将经济和生态环境利益结合,环境和生态因素在设计现代景观和园林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使用生态和环保因素。将生态学融入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有利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水平大幅度提高。总的来说,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还没有得到完善,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如缺少生态环保设计的概念和全面的景观设计部署战略,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影响导致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的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不断地对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系统进行优化创新。 5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园林景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类物种的科学搭配可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景观内部的各项生活设施还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大部分人群涌入市区,城镇化的规模也在不断拓展。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原有的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升人们的认知,维护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标准的休闲娱乐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薇,陶波兰.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9(15):23-27. [2]王岩.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注入模式分析[J].林业经济,2019,41(06):31-33. [3]李莉.探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J].居舍,2019(12):116. [4]古智多.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2):121. [5]杨福平.关于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探析[J].居业,2020(01):50,53. [6]李岩.基于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剖析[J].现代园艺,2019,42(23):105-106.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以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深入风景园林行业调研,分析职业岗位和教学设置的相互关系,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专业发展提供例证。该次实践内容涉及了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梳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三方面,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推动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学改革;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以赛促改,“赛—改”互动,有效促进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了专业、课程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湖南省为例,每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赛项设置和竞赛指南的变化,都在引领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因为技能竞赛不仅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和综合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岗位能力的选拔设计,其命题方向具有导向型和任务驱动型,迫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1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重构研究 技能竞赛中合适赛项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竞赛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花园景观设计;二是小花园施工。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540105)培养目标为能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赛项的内容,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培养重点可侧重于小场地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并涉及一部分的工程施工内容。与高职不同,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学生知识、目标和技能都有所不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风景园林(082803)本科专业学生将花大量的时间学习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重在生态、规划和方案。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将用200课时学习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课程,120课时学习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130课时学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市场上,大型设计院及设计公司更偏向招收风景园林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和博士生,大专学历毕业生主要进入中小型园林公司从事园林相关工作,以及自主创建小微园林企业。中小型园林公司的特点是快、全、稳。快是项目周期短,频率快。拿到项目到完工,只有15天~60天就需连设计带施工全部完成。全部是知识全面,并且每个人是小型项目里的多面手,都需要承担多种工作。从洽谈会晤到现场管理,从方案设计到材料采购,多种技能、多种场合都能得体应对。稳是项目一般是一单一结,资金能迅速回笼,员工在实践中能迅速成长。相对的,小型园林公司对专业要求更面广而非精,能实操,能解决问题,能即时体现设计效果。因此,小型企业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和培养对口方向,小场地的景观设计与施工也更符合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培养内容。 2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研究 根据技能竞赛内容倒推,发现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对接小型园林企业需求更为恰当。小型园林公司要求员工是多面手,能落地,能快速对接甲方需求,随时学习,最后提交出一份双方都基本满意的作品。园林相关工作除了涉及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园林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的知识技能。根据市场变化和竞赛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园林美术课程内容进行简化,增加建筑设计相关内容,横向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是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知识体系构架和掌握规律相似,就业岗位也存在一定的交换互通。在园林的基础上,增加建筑设计内容,丰富周边知识,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多样性。专业核心课程调整较多。①园林工程设计课程进一步分化为园林施工图设计和园林工程技术,并增设了材料与构造设计课程。因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主要内容,培养计划将园林施工图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做进一步的划分,同时增加辅助的材料构造课。②增加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时与内容,学习施工过程管理知识,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岗位技能。③整合园林植物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内容,在大二全学年进行学习。园林植物属于专业基础的理论课程,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将园林植物基础知识融入到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具体任务中,目标导向更有利于学生学习。④整合园林美术和园林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内容,并调整至大一学年进行学习。园林设计表现技法原是大二学年的知识技能,现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知识架构,调整至大一做为专业基础课。大二学年中,表现技法技能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与方案表达一同进行训练。⑤简化园林建筑设计,调整至大一学年,与建筑设计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四大专业核心技能,分别是以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能力,园林植物造景的造景能力,园林工程技术和园林施工图设计的深化设计及绘图能力,以及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精准化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核心竞争力。专业拓展课程的调整,围绕着园林生态学、园林工程预算、园林综合技能表达三门课程展开。园林生态学是增加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的生态学基础与素养,风景园林(082803)本科专业需要学习大量的生态学知识,其中包括地景规划、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高职学生同样应该了解一定的生态知识,为今后专升本进修或者景观规划岗位打下理论基础。园林工程预算课程对接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相关岗位——园林工程预算员,为今后的岗位工作打下了相应的技能基础。园林综合技能表达主要是针对快题设计开展的教学内容,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求职和升学过程做铺垫。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市场调研,学生毕业后的动态,以及初始岗位情况进行调整,为毕业生的下一阶段的人生经历做好衔接与过渡。 3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系研究 通过企业调研,梳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能力与技能大赛、企业需求的异同点。针对差异,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制定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解决改革中教学内容的问题。专业核心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由完成四类典型绿地景观设计与表达(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和庭院绿地。)转换为重点完成中小尺度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与表达。高职院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生常进入到中小型园林公司工作。因为公司规模资金的限制,公司项目更偏向于中小尺度的园林工程,例如别墅庭院、街心游园、休闲健身广场等面积不大,主要功能突出的绿地类型。这类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场景营造,设计手法精致细腻,尺度适宜,强调人文感受和社区服务。根据市场选择,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内容放弃了一部分大规模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着重讲授小尺度园林景观的主流构思和设计技巧,更符合当代高职园林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园林施工图设计课程调整是将相关内容从园林工程课程中摘取出来,按照市场逻辑重新编排,单独设置的专业核心课。根据竞赛内容和市场调研走访,发现园林施工图设计师助理为一部分风景园林设计毕业生初始岗位,而园林工程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存在一定脱节,学生大多需要二次学习,在职业教育机构内完成再次培训,方可具备岗位能力。园林施工图设计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开设较少,但在专业培训机构的职业再教育开展火热。园林工程是以理论为主的原理知识,园林施工图设计强调的是图纸表达成果。以直接的园林施工图设计成果检测工程设计知识内容,更能直观有效检测教学成果,对接园林施工图设计师助理岗位需求,也更受企业欢迎。园林施工图设计课程基于实际项目,以完成一整套的施工图设计图纸为教学目标,讲解深化设计知识以及电脑绘图要点。园林施工图设计课程是针对园林施工图设计师助理进行的更直接有效训练,较园林工程设计分篇章来讲解更为统一和完整。园林工程施工课程由原来的专业拓展课程调整为现在的核心课程。根据竞赛内容和市场调研走访,发现园林施工员为风景园林设计毕业生初始岗位之一,园林工程施工的深入学习对其他平行课程——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教学能产生查漏补缺、加深理解的帮助。园林工程施工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现场教学、课后答疑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的构造设计能力,熟悉施工原理及施工方法,了解园林机械使用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园林工程施工的能力。教学课程之后设置实训周,参观体验园林工程施工现场,深入观察真实职业现状,技艺水平以及岗位能力。园林工程施工课程增强了风景园林设计学生的施工理论知识,对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的合理性有较好的把控,也为学生的跨岗转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毕竟土木建筑大类没有风景园林工程专业。技能大赛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二者相融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在技能大赛引领下,紧扣行业需求与教学实践,全面提升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此次实践重新研究并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培养人才从大型园林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到中小园林企业以设计为主的全方面发展的员工;调整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到专业拓展课程都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整体思考、系统改革;强化了教学内容改革,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紧跟企业需求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此次改革实践,加强了行业企业交流,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育风景园林设计专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满歆琦.市场需求下的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基于园林式度假酒店人才需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7(05):122-123. [2]张驰.基于全程化服务的风景园林师执业流程[D].山东建筑大学,2019. [3]焦会玲.高职《风景园林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2):83-85+99. [4]朱颖.园林施工图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研究[J].环球市场,2017(20):231. [5]董泽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切性研究——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建筑教学100 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研究 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我国园林设计历史久远,多以皇家和人文为主题,而现代式园林设计需要融合生态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并改善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生态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彰显城市独特文化原则、资源利用的精益化原则为中心,设计出更具立体感的园林,并给予一些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性策略,为园林生态设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卓见成效,截至2021年城市化率约为57.4%,城市面积逐渐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园林生态化建设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我国各城市在园林生态建设方面有了初步成就,截至2021年我国园林绿化面积约为275万hm2,其中城市园林面积仅约52万hm2,这些园林中使用生态设计却不足1%,涉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甚少。园林建设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050亿元,市场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园林设计方面也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但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生态设计方面仍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成熟。 1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的理论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来源于生态学,是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后重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理念,也是现在各领域都在执行的先进理念。之前以人为本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生态环境不可逆的毁坏导致人类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在此之后,人类提出了新的发展理论就是可持续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出来,园林设计逐渐规范化、精细化,营造人类更好的生活空间,人类则尽力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截至2021年我国城市绿化率已经接近40%,但是距发达国家的水平仍很远,园林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方式,从仅是为了绿化设计园林,到更加科学、绿色的设计理念[1]。 1.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 从人类开始生产和生活就未停止与自然进行抗衡,未停止过肆意地消耗自然资源,全球接近1/3的土壤滋养生物的功能退化,而且情况还在不断恶化,引起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而人类也逐渐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经不能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新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开始植树造林,严格控制资源的使用,并在人类居住比较集中的城市开展绿化及园林建设,逐渐以园林方式影响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实现了园林生态建设新理念,这是在共处的基础上实现了精益化设计,丰富园林的功能及方式,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新形势。 1.3彰显城市独特文化原则 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共有园林城市约210个,主要的种类为皇家园林、人文园林、寺庙园林、风景园林等几种,而这些园林间的差异主要是具备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城市文化特性,从植被分类上主要是按照气候分为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南方园林风格以苏州园林风格为模板,呈现的是小而精的南方特色,而北方园林主要是以皇家园林为代表体现的是宏伟的首都气势特色,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现代园林生态建设中很大程度受到所在城市文化的影响,再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进行植被甄选,并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比如说立体环绕的音乐墙、极具标志性的雕塑、气质感十足的涂鸦等。相对古代的园林多是供皇家游玩的,而现代的园林是服务于大众的,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将城市的人文、地理文化特征进行宣传与表达[2-3]。 1.4资源利用精益化原则 为了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达到人类能在园林中找回纯真的本质,而植被也能在更洁净的环境中生长,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精益化。摒弃传统的有毒、有害、有污染的原材料,采用新型的可再生资源材料替代,强化对风、水、太阳等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对城市治理来说难度很大的污水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对雨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进行净化处理,这些水可以用于城市绿植浇灌使用,其营养价值和作用效果不亚于地下水的作用。园林中有很多绿色植被,需要大量的水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需要,通过变废为宝的方法满足其用水需求。园林生态不仅仅是利用废弃资源,也要对正在使用的资源进行长期、稳定的维护,园林的客流量虽然在严格的限流标准内,但还是对园林产生较大的损耗,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恢复,并遵循精益化原则[4]。 2基于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设计的策略 2.1人文与环境相互融合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的合理搭配,人文搭配弱化,逐渐被城市特色文化所取代,为了更加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作用等因素有效统一,建立立体的体验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园林往往与人民幸福指数相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为5.13左右,世界范围排名近100名,而恰恰与城市绿化率关系紧密,所以随着园林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和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而园林将人与环境融合,实现共存的同时也相互给予生存空间和兼容性。我国是文明古国,非常注重人文的传承,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增加这一重要元素,并与环境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画境,方能给人们更好的园林体验[5]。 2.2科学选择绿色植被 我国植被覆盖率为70%,森林覆盖率为25%,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以上数据说明我国非常重视绿色植被的覆盖,也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用于绿化建设的植物超过2000种,北方以针叶为主,南方以阔叶为主,其中被子植物就超过1940种,蕨类植物次之。在园林生态建设时需科学、合理,例如,雪松、针叶树、小白杨等树木主要是北方选用;梅花、杏花、银苞花等更适合北方的环境,从外观上也彰显其美观、大方更加宜人;而南方多以花草为主,一年四季绿色葱郁,给人一种四季如春的美感。要打造园林仅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植被进行错落有致的设计和植被高度、光感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观感等诸多因素进行细致排布。要选择适合地域文化的植被,也要权衡植物之间的关系,而最重要的是人与植物的和谐,综合考虑其观赏性。 2.3自然资源与科技的有效结合 园林建设并不意味着要大兴土木,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使用一些旧的资源,一些水资源可以重复利用或者经过处理后再利用,风能可以创造资源,太阳能更是很好的清洁资源等,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城市废水循环再利用就充分利用废水处理技术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将雨水、生活用水、工业废水集中到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浇灌,而且效果和地下水无疑,但仍旧不能饮用。包括一些风能、太阳能发电用于园林的用电,对园林内的音响、路灯等用电设施提供了更加清洁的能源。一些园林设计的回音墙、幻音泉水、3D森林等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6]。 2.4生态系统的立体设计 园林的生态设计,不仅是人与环境,还包括花、鸟、鱼、虫等,包括一些自然力量,如风、雨、雪、空气等,这些构成了和谐的生态园林,园林设计必有水,水里必有鱼等,这是应有尽有、和谐共处的生态圈。这样的设计不仅凌驾于简单的和谐,而是更高层次的共存,是将原始的大千世界建设为园林。所以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美观设计,也要考虑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里的层次足以形成空间立体化的设计,不亚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身负重任的设计者们需要更加努力、周全设计[7-9]。 3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各领域追寻的潮流,而园林生态设计更是不断地创新,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人文与环境相互融合、科学选择绿色植被、自然资源与科技的有效结合、生态系统立体设计的策略。相信随着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意识的深入,在园林生态设计上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艾静.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1):57,60. [2]林鸽.探究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智能城市,2020,6(8):49-50. [3]侯若峰.土木工程设计与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1):23-24. [4]凌敏.探索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花卉,2019(14):130. [5]侯盼.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探究[J].山西农经,2019(4):103. [6]乔柳青.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6):1. [7]袁连光.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6(6):113. [8]汪智宇.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机,2017,48(10):180. [9]邢相楠.山区百香果种植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9):46-47.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讨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被水泥建筑所代替,生活中遍布高楼大厦与柏油马路,但大自然的颜色与气息逐渐在减少。这时城市园林景观便展示出非常重要的一面,它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自然的机会,让人们生活在城市里也有机会感受大自然,放松心情。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园林设计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既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推进,又能让人们感受自然,这是园林设计主要突破的一方面。本文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应用出发研究,提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便捷的设施设备,而且要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园林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的将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设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园林设计为减少城市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搭配植物与植物设计是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研究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与植物造景至关重要。 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中的灵魂,因此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对于园林整体设计与艺术展示具有重要意义。植物配置也是植物造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再结合园林的主题进行合理的组合,且植物的特性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整体感观。 1.1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 科技和社会在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与此相对应的现象层出不穷,快餐文化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吃饭要快速,讲究效率,影视行业也是如此。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每年抑郁和焦虑的病人指数都在上升,大多数的人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园林设计融入城市的生活当中,当人们看到绿色的园林时,能够让人们工作一天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让人们更近距离的了解自然,从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陶冶人们的情操。 1.2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园林设计融入城市生活是必然趋势。近些年以来,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园林设计被更多的考虑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的加入园林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艺术感,而且对于城市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市规划与园林艺术相结合,不仅可以继续发挥园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且与国家倡导的绿色理念相结合,能够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中合理配置植物与植物造景,不仅有利于美化城市的整体设计,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环境效益,净化城市中的污染物,加快水循环保持环境的稳定等重要的作用。 1.3有助于保护城市安全 城市园林设计不仅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具有防护自然灾害的作用。在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过程,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栽种,可以有效的预防水土流失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可以说园林是城市的卫士[1]。 2园林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2.1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加入园林设计可以增强城市的整体效益,合理美观的园林设计不仅是人们日常放松缓解压力的娱乐场所,而且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成为该城市的一张明信片。但是园林设计应该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合理的去设计,只有将当地的历史人文、人情特色融入园林设计当中,当地的人们才能感受的更加亲切,才能是一个地方最独特的一面,如果所有的城市园林设计都一样,没有地方特色,那园林设计的初衷就不复存在。 2.2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设计规划园林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气候、土壤、当地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城市园林的设计至关重要,忽略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实地踏查后合理设计园林,才可能将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缺陷降到最低。 2.3植物后期维护要做到位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都是从其他地方长距离运输而来的,对于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缺陷,尤其是外来树种,所以设计者在考虑景观审美的同时应该加强植物后期的维护,保证成活率,不能只是把植物移到城市后就已经完成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应该是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前期的考察与调研,后面的实际规划和最后植物的成活,都是一系列配套的,都应该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进行全面的考虑。 2.4植物选择多样性原则 通常来说,植物群落的复杂性、多样性越高,植物生态系统就更加稳定,因此在园林设计当中必须体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打造一个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使植物互惠共生,一起成长。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方法 3.1提高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审美深度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融入园林设计,但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绿化面积与栽种高品质的植物,没有考虑植物的搭配与植物是否适合生存在当地,这样做的后果是园林建成之后不仅没有艺术美感,而且也破坏了城市的建筑规划,也导致大量移栽的植物死亡。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人文风俗、气候环境和当地原有园林的布局进行整体分析,再选用合适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还应该考虑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审美标准,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基本基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园林的价值,盲目栽种只会浪费国家财政资金和破坏绿色植物。 3.2合理搭配观赏性花与叶 合理的将植物的花与叶搭配在一起,能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让人们体验丰富的色彩生活。对于园林设计,不应该是单一的色调,而是各种颜色合理分配,单一的色调会给人带来一种死板、沉重的气息,自然世界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营造景观的植物来说,人们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视觉,尤其是植物色彩特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植物的花形、花色、叶形、叶色在不同的时空里经过合理搭配这些形态特征会产生姿态、色彩、质感等异彩纷呈、不断变化的景观。所以园林设计中应该色彩丰富,给人以活泼的气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信心。 3.3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富有层次和空间感 在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过程中要注意植物自身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设计,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统一和协调,使园林的景物保持一定的落差、层次和比例,最终乔木、灌木及地被协调又统一,还富有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还应该结合城市规划合理规划植物空间,在空间布局应该根据地理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形成区域植物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及其景观空间往往有一定具体的功能和侧重面,例如公园、风景名胜区侧重于植物的美化、覆绿等方面的功能;城市湿地侧重于植物在净化水体、涵养水源、固土护坡、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植物群落,其组成与空间结构上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园林设计并不是栽种更多的植物才是其需求,目的是在净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增强城市的美观性,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园林的分布区域[2]。 3.4按照植物生长习性自然配置 每一种植物的生长都有其一定自然规律,园林配置中可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来协调,阳性植物、阴生植物及耐阴植物各得其所,使其更具自然的特色。但是在植物配置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乡土植物是配置的首选项,其次必须配置季相植物,使其不同季节有不同变化,一成不变的植物景观太单一,审美性不强。 4结语 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于自己的健康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园林设计在人们的城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园林设计是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唯一可以与大自然拉近距离的机会,对于缓解人们的压力,放松身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应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鑫.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南方农机,2020,(07):30-80. [2]胡志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2-109.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探讨 [摘要]居住区景观园林的设计需要人文理念的应用,提高项目的设计水平,从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项目的设计目标,为居民营造优质的生活和休闲环境。根据这些需求,本文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人性化设计概念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对人性化概念设计实际使用的具体内容和关键部分进行分析,提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实际设计中必须注意种植植物的选择和方案,设计应强调景观与居住区风格的统一,景观花园的布局必须纳入设计中以反映人性化的概念,在这类项目中,要在施工期间增加绿化面积设计方案的范围。 [关键词]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 目前,在风景园林建设领域,应用人文概念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喜爱,采用这种概念可以在施工中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提高设计单位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在居住区中创建景观园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种植大量植物来改善居住区的景观创建美丽的园林环境。在构建典型景观时应考虑景观观赏性以及植物的选择和维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居住地区的社区环境和景观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居住园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1)是反映人际交往的地方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压力。由于社会工作的重组和劳动力流动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薄弱。在这些现实情况下,许多人出现身心不健康、消极的情绪,例如抑郁和失眠正在增加。景观设计师负责创造舒适的空间,使人们在身心上都感到放松。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不同文化水平和年龄的人们的活动特点,而且要定义各种功能区域。形成有机整合的开放或封闭空间结构,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居住区应考虑到有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各个年龄段(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儿童等)的共存。例如,对老年人遛鸟的园林设计,中青年的日常交流的园林设计,儿童的活动区的园林设计以及青少年运动区的园林设计等,不需要进行严格的功能划分,而是增加居住区的交流空间及功能空间的合理组合。居民之间的交流反映了居住区人性化和功能化的居住环境。(2)生态空间形成人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绿化,远离城市的喧嚣,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所谓生态空间需要从环境角度出发,采用生态景观园林设计技术,设计出对人类有益的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情绪调节人性化的景观园林设计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使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尽可能适应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速度。不是让人们去适应景观设计,而是通过设计让不同人群感到舒适,无障碍通道就是如此。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建筑物越来越多。居住区的住宅建筑物也不例外。这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抑感。生活环境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居住区外部设计空间的意义在于将大空间划分并恢复为较小的空间,设计更多的人为空间,景观比例的设置应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景观园林设计是要调整从超大型城市空间到小型私人空间的大小差异,以便人们在小型空间中感到舒适和满足。 2居住区景观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1)创造生态生活和休闲空间城镇化之后,在城市或乡村中为居民住宅创造绿色空间,满足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的需求。通常,社区和社区之间的绿地建设相对简单,植物选择也相对简单。无法满足人们对绿色空间的需求。通过将人性化的设计移植到居住区的景观园林中,可以从居民的角度创建花园景观,并为居民创建生态的生活和休闲空间。(2)建设和谐的居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压力,工人和学生都承受巨大压力。如果压力不能缓解,人际关系问题将会增加。这种矛盾在家庭生活中造成了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和谐。通过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融入住宅小区的景观园林设计中,通过美丽景观园林,让来此散步和休闲的人身心放松,平缓情绪,通过构建的不同的绿色活动区域,为居民提供美好的生活与休闲场所,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提供场所,辅助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3)居住区景观园林人性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在设计居住区景观园林添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时,必须注意实用性原则。一方面,从儿童角度来讲,由于城市居住区中的孩子比较多,因此从儿童角度出发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儿童的需求是居住环境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角度来看,安全的室外环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进行户外活动的基本要求。随着生理变化和年龄的增长,存在对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下降,对新的生活方式不容易接受的情况。残疾人的身心障碍不应成为阻碍其户外活动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居民对景观园林的需求,将其纳入设计概念以具有实用功能。园林设计通过相应的雕塑和设施类型的设计和建造来呈现园林图,使居民体验到不同的视觉享受。同时,必须在实际设计中结合统一的原则,即与周围环境、空间结构和文化相结合,使景观花园与周围环境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3居住景观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 (1)种植设计的人性化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居住区的景观应强调种植设计的人性化。种植设计的人性化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强调“绿色”主题,可以让居民直观感受到。在居民区创造的自然风光中,在城市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主要原则是遵循“组树”和“雕刻花草树木”的基本原则,着重于组队种植和斑块种植,通过各种类型的植物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进入室外花园空间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在进行设计种植时,要注意植物的色彩搭配,丰富园林空间的层次,使景观园林更加层次化和立体化。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种植植物的选择和规划,以提高整个项目设计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在对居住区景观花园进行人性化设计之前,要了解项目所在区域,本地植物和景观空间规划的气候特征,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项目设计整体结构中的空间和风格。同时,要对各种植物的种植,生长特性和维持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免在随后的移植和维持中承担许多复杂的任务。同时,这些植物会根据季节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为此,需要选择常绿树木进行搭配,有层次感,即使在冬天也可以具有艺术美感。全年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景观。(2)舒适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舒适性和在景观方面的实用性。尤其是在居住区进行景观园林设计时,景观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舒适度,例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在特定季节内不应存在对环境和人造成问题的植物类型。在景观功能方面,要考虑景观园林对身体健康、放松和其他功能的需求,应注意无障碍设计。强调景观草图和绿色植物的合理组合,以获得最舒适的景观效果。(3)人与风景的有效结合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人性化的重要途径,将人与景观结合时,必须关注人与水源、人与植物、人与活动空间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人与水源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与水之间的接触;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指营造具有自然氛围和生命力的绿色环境,从而使室内的人能够获得良好的玩耍或观赏体验;人与活动空间的亲密关系意味着在景观设计中可能存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功能性活动空间。(4)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景观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也随之提高。美化环境的需求包括景观风格、景观元素、植物种类、后期维护、成本效益、节能要求等。例如,在景观园林风格中,可以根据居住区的建筑风格采用风景主题风格来实现居住区、环境和景观的一致性;景观元素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水景和牧场等元素来丰富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对于植物物种,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影响,根据区域和季节特征优化种植。为防止植物不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造成人力和物力、景观效应和后期维护成本的浪费,后期维护和成本效率不仅要满足住宅景观环境的要求,还要满足特定的投入成本。后期的维护费旨在满足居住区的长期居住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节能要求,在景观草图中使用太阳能,在绿色植物灌溉中合理使用水资源等,有助于景观的创建和后续维护。(5)强调景观与居住风格的统一在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居住区空间结构的统一性,给居民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视觉感知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整体景观,让居民心情愉快、放松。在统一设计城市居住区景观时,要根据每个社区的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居住区景观,达到与居住区风格融合的设计目标,加强居住区的装饰景观设计,让居住区的居民有归属感。(6)扩大绿化面积居住园林的绿色景观设计在整体人性化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注意增加绿化面积。在城市居住区中风景园林绿地是最集中的是中心绿地,也是面积最大的绿地,中心绿地景观的设计对于居民的户外休闲娱乐质量尤为重要。在中心绿地中,居民享受各种休闲活动和娱乐活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为此,中心绿地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具有观赏性,还必须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对中心绿地的进行适当分隔和规划。 4结语 经过对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有简单地了解,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等,发现要想真正的做好的景观园林设计,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综合进行考虑,注重人性化的想法,让居民在感受到风俗文化气息的同时,注重和环境的统一性,在不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前提下,不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可行性、实用性,建设出一个既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又不违背自然环境的人性化的景观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汪雪荆,李明,冯晓娟.从城市化到旧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析[J].大众文艺,2019(2):89-90. [2]张群成,周小甜.三维仿真模型制作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美与时代,2018(12):114-117. [3]李岷翰.浅谈老年人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2018,2(11):13. 浅析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浅析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由建筑、植物、道路结合自然环境,从而营造适合人居的和谐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景观骨干从而构建山水园林。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的概念,进而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其造园原理,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有“中和”“气韵”以及“意境”3种审美形态,并具有深远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园林美学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运用,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塑造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古典园林;审美形态;造园原理;美学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需要以其多种多样的外观造型与自然空间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选择因地制宜的造型特点,才能形成自然、和谐且美观的园林景观。江南园林的园林特点充分体现了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特点,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与丰富多样的造园艺术手法相结合构成园林整体(如图1)。 1园林景观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在东方园林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秦、汉时期,转折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元、明、清初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初期,清中叶至清末则为成熟后期。中国古典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构园要素结合自然地形变化,遵循科学构园原则及工程技术营造出可供人游憩和玩乐的现实生活境域[1]。 2江南古典园林美学思想与造园原理 2.1园林美概述。2.1.1对美的认知。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曾说道: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而美丽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所以“美是难的”。然而美也被认为是给予感官的愉悦,体现在一个人或者其事物本质之上。所以美是具有其客观性、主观性以及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客观的美认为,美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引发,主观的美则是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是通过观赏者的态度所决定的。而在于美的主客观理论之下衍生出了美是主客观辨证统一的,它们认为美并非只源于事物的客观属性,也源于人的精神世界。2.1.2对园林美的认知。园林景观是由景观设计师在构园之时运用自己的审美艺术和对园林艺术形式的认知进行整合设计,将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造园者与园主是通过建筑、假山、水体、植物等构园要素的整合来寄托自身的情感世界。因此,在园林美的范畴上不单单是景观色彩形态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认识到园林景观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所赋予的园林美感。园林美存在于园林的方方面面,除却形式与表面各部分更是体现在园林景观中意境及其思想内涵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形式优美,手法多样,常常通过利用园林外围优美的景观借到园中,使其成为园中美景。或者将一方天地利用构筑物或者植物高大的冠幅框起来构成一幅别有洞天的美景(如图2)。2.2中国古典园林美的构成要素。江南私家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荡的朝局下衍生的产物最终发展成私家园林。园林是追求再现自然之美的体现,通过建筑、假山、水体以及植物等要素有机的组合构成完整的体系。园林美主要是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园林美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美的体现,它将自然美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在园林美的多样性中还包含着文化、历史传承的信息。[2]传统园林美的构成不仅仅在于园林的形式,还包含园林的实体元素如建筑、水体、山石、植物以及园林文化之美。园林美离不开园林的形式与内容,它不仅具有山水地形之美,利用地势、地貌、山石、水体等构成园林的骨架,借用天象,如日、月、风、雨、雪等皆可塑造不同意境之美,同时利用人工植物群落和模仿自然,创造适宜人居的小气候体现自然之美。在风景园林中修建园林建筑服务设施等,遵循不可多,不可无,创新性以及洋为中用的原则。同时园林美还包括工程设施、文化景观、色彩影响、造型艺术、旅游生活和联想意境美[3]。 3古典园林造园原理 3.1形式。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初层次主要表现在园林形式多样之美,主要体现在园林的综合设计与形式美原则的发挥上。自然界经常用它的形式美制胜,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造园本着从自然出发再回归自然的园中进行,由此创作出多种不同形式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涵盖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构园要素,通过对这些构园要素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塑造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在造园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造园手法来构造园林美景。如利用形式美法则构园,通过统一多样法则将园林的形式、内容、整体与局部以及风格整体统一起来,表现园林的整体之美。3.2气韵。中国古典园林拥有与西方园林景观所不具有的气韵。它能够使人置身于情景之中,并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呈现出了人在生活中所向往的朝气、活力之感,而这正是园林审美形态之中气韵之美的体现之处,其最有力的代表就是江南私家园林的营造。传统园林主要涵盖自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气韵。如苏州园林的构建独具泼墨淡雅之风,观赏者在游玩的过程中彷佛置身于朦胧之中,感受到飘渺之气息,并且通过园林的景观塑造感受到园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追求。古韵古色园林景观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人生追求以及寄情于山水的人生诉求。3.3意境。中国园林的意境美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深远,自成体系。有史以来园林设计就很注重景观的审美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之时受到山水、诗画的影响,园林构图布局均讲究诗情画意。在造园之时需要添加钟毓秀丽的自然山水和诗画元素的融合,构成诗、画、园融为一体的园林美景,诗画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将园林引入自然与人造融为一体的自然山水园林境界[4]。在传统园林造园的过程中,造园者往往会引用前人的诗、画、对联或者创造雕塑和叠山等构园元素来营造园林意境之美。地形、山石、水体、植被、建筑等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构园元素,这些元素形象又可根据不同季节、时光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动(如图3)。意境美还可以通过人的感官来表达,不同的主体面对相同的物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如苏州拙政园(如图4)中的“松风阁”即是通过人的听觉和触觉来感受自然带来的意境美。自然界中万物皆具有灵性和声音,江海松涛波浪之声、雨打芭蕉滴滴答答之声、高山流水瀑布飞溅之声等,在传统园林造园之时,通过植物在四季变化中使人有其意境之美和季相之美。 4美学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及启示 4.1园林美学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应用。苏州留园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整体布局分为东、西、北、中区四大部分,占地面积约23万m2。整个园林以曲廊作为交通联系枢纽,曲廊沿地势起伏变化,连绵不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留园的建筑体系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小,其变化丰富,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园林建筑自由布置但是大小有别呈连续排列组合,体现出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留园中部和西部主要以山水为构图骨架,生成自然山水风光景色。中部有水池,假山沿水池堆叠而成,整体山峦起伏,气势恢宏,在山石之中配以茂密古树给人一种静谧而灵秀的质感,让人仿佛深处自然怀抱之中。留园东部则以峰石堆置取胜,分别由主峰、侧峰与其它小峰交错布置,层层跌宕,再配以园林植物、小品,使其在小空间内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如图5)。留园水体主要布置在中部,营造自然、曲折、蜿蜒的水体形式,在西北处布置溪涧象征其为活源之水,在东南方向布置湖湾表明水的流向,营造出一种“山有脉,水有源”的意境之美。留园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植物群落繁多,园中以落叶树与常绿树种搭配种植,再辅以各种藤本植物、地被、草花植物,加以种植竹类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5]。在植物布置上,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造景,形成丰富的景观序列。在苏州留园的园林构造过程中,造园者及其园主的思想感情通过假山、建筑、水体、植物、铺地等造园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得以表达。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构园要素常常被赋予人性化,被赋予人的思想用以表达园主的理想抱负和生活追求。4.2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启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秉持道法自然,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同时,要因地制宜,遵循地域文化,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6]。要善于借物表意,传递景观的人文内涵,在现代园林景观创作中,需要适当运用象征手法,加入层次丰富的空间设计,赋予文化内涵,创造出错落有致的人文景观。 5结语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从传统园林美学出发,剖析园林美是什么,以及园林的审美形态以及分析了园林美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在营造出意境美的同时给人以置身其中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景观学.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200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凌敏.浅析声景观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华南农业大学,2016. [3]赵兰勇,陈鸿冰.花卉栽培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09-01. [4]舒小坚.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美[D].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2010,24:79-80. [5]严文洁.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美[D].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2016,4. [6]杨柳.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艺术的现代意义[D].湖北工业大学,2006.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探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各个地区的景观设计项目也在迅速发展。加强景观建筑设计,有利于现代城市的生态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自然栖息地,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协调植物组成和提高景观设计方案,可以改善景观的整体功能,同时提高景观设计的美观性,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对景观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和讨论,分析植物配置和规划原则以加强景观设计,并系统地解释具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搭配;景观规划 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城市花园不仅是城市的地标,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筛选和优化多种植物的搭配,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1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原理 1.1功能配置。在植物搭配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园林景观的功能,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具体要求,设计园林景观,搭配植物并种植,使之可以更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园林时,这些植物需要具有某些功。

搜索